Wednesday, August 7, 2013

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高考助动力


高三的日子,黑板上距高考倒计时的数字被放大了无数倍。生活由语数外理化生拼凑而成,铺天盖地的考试是一年的主旋律。高考这一年该怎么过?本刊推出由哈三中骨干教师、2008年高考状元班班主任崔轶楠老师撰写的专栏——高考那点事儿。希望通过崔老师的文字,对您有所启发。

 高三后期,家长们对高三学生的心理影响要大于老师和学校,老师更多会从知识的角度查缺补漏,但家庭氛围却会直接影响到高考的发挥。家长从容,孩子就淡定;家长冷静,孩子就放松;家长目光长远,孩子就节奏和谐……所以,家长要在高三的这个阶段,尽职尽责地完成好自己的使命,为孩子的最后胜利形成一个巨大的推动力,助孩子攀上高峰。

  家庭氛围是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,通过家庭的生活条件、人际关系、生活方式、人文素养等反映出来的,有家庭成员的情感、兴趣、态度、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。家庭氛围的类型直接影响高三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。目前,家庭氛围营造的误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:支配型和放任型。

 你支配得了

 孩子的状态吗?

 支配型家庭的家长把溺爱与严管混合在一起,对子女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,在学习方面则严格要求。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,会在高三阶段表现为不够自信、意志薄弱、害怕挑战,如果父母性格再严苛一些,对孩子的行为和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,孩子稍有闪失,父母立刻就有情绪上的发泄,唠叨、责罚,让孩子感到愧疚,慢慢就会产生焦虑退缩、叛逆反抗等情绪……

 其实,家长的这种支配来自于爱和保护,可是由于过于强制,使得整个家庭氛围显得“一边倒”,一边是忙忙碌碌的父母,满心怨气,不断付出;一边是孩子凭借本能调节压力,无处倾诉,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。


我以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总结过一种状态:“付出爱的伤了身,接受爱的伤了心。”这种家庭就是这样。

 家长们说:“都一直管了,现在不管能行吗?我管还这样呢,不管得什么样了?!我家孩子不是有自觉性的孩子,没人监督不行!”不知道家长们是否设想过,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任何的波动,都立刻有人指出你的过错,并不问你的初衷,而是批评你的过程,你的感受如何?还会充满兴趣地继续探索吗?

 任何人都需要空间,需要自己进行调节,何况高三学生正竭尽全力地战胜自己?此时,家庭如果不能助一臂之力,起码不要残忍地再加砝码。

  一个家庭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尊严和自由,让他能在一天的战斗之后,回到家里栖息休整,让他能随意地倾诉自己的委屈和烦闷。十多年的从教经验给我的启示是,性格柔弱平和的父母,却能培养出坚强勇敢的孩子,反之,越是咄咄逼人的父母,越是有一个懦弱无主见的孩子。

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:“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,都于儿童有害。一是忽视,二是期望太切,忽视则使其茅草样自生自灭,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,反而促其夭折。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。”

  父母们,放下你的武装,放低自己的姿态,尊重孩子的表现,放心吧,尊重不会换来辜负,不会换来懈怠,因为你支配不了孩子的状态,所以,别再用爱束缚彼此了,握紧的手中能有几粒沙呢?放开手吧,越是高三后期,越是要给孩子空间,给他信任,才是最好的家庭补给。